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經過30年的歷練,林康從臺灣自來水公司工程員、工程師到檢驗組長和主任,累積無數的經驗與知識,開創許多水質監測系統與機制,默默奉獻專業,如今即將完成在第八區管理處3年8個月、守護蘭陽40萬人飲用水水質的階段性任務,本月10日榮升總公司水質處生物組長要職,繼續奉獻所學,守護更多人的飲用水安全。
55歲的林康,中興大學植物系畢業、高考生物檢定科及格,當時有39人報考,他是唯一被錄取的人。民國70年,進入自來水公司擔任工程員一直到79年,曾被派往法國進修,一度到環保署檢驗所當副研究員,82年間又回到水公司擔任工程師,進而接任檢驗組組長;95年12月調往宜蘭,掌管第八區管理處檢驗室主任的重要工作。
林康在總公司服務時,就推動成立檢室室和認証,其中的養魚監測系統,是引用未進淨水場的原水來養魚,由專人全天候密切觀察,只要魚兒一有異樣,就馬上採取應變措施,為飲用水安全多設了一道安全關卡。
遠離家人,獨自在宜蘭工作的林康,雖然沒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況,但他卻把更多的精神與時間交給水公司,在工作領域上頗多貢獻,包括:開辦機關學校飲水機檢驗確保學童飲水安全、管線工程完工後的水質檢測、用戶水塔清洗後的檢驗、提供戶外教學的水質檢測DIY與電解實驗、爭取購置全國第一台「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可以感應出微量重金屬等等。
為宜蘭17萬用水戶、40萬人的飲用水水質守護1千3百多個日子,林康不僅培育出一些檢驗水質的人才,最令人感佩的是,以客為尊、待人以誠的那股精神與態度,每每得知有用水戶反應水質問題,他總是親自前往處理,而且還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給用水戶,讓用水戶隨時找得到人,打從心底有被關心的感覺,所以在下班後他還在幫人服務是常有的事。
似乎滿腦子都是水質檢測工作的林康,繼前不久向董事長建議總公司應成立檢驗中心之後,在即將接任的水質處生物組長也訂定工作目標,分別為:一、建立淨水場原水生物性養魚試驗自動監視系統(魚、水、蚤、細菌),透過影像感應魚鰓變化,是否受到污染,一有異樣就自動發出警報。二、持續辦理水庫優養化監測,並建立本土性水庫指標藻類資料庫(由水庫中藻種的遞變,可預估水庫水質的變化趨勢)。三、微囊藻毒檢測與飲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化學檢測方法─固相萃取與高效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法之比較探討。四、研擬藻類對淨水處理的改善對策。五、水庫優養化防治。
一向惜才愛物的第八區管理處經理林建財表示,林康要離開宜蘭,讓他感到十分的不捨,但是為了要讓林康可以做更大的發揮,為更多人發光發熱,他必須讓這位難得的奇才,到總公司扛起另一階段的重責大任。
畢竟宜蘭的土,還是很黏的。林康說,已經把宜蘭當作是另一個家,在這裡還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將來到台中以後,還是會繼續關心宜蘭的一切。
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