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01 Tue 2011 09:32
裕隆集團車廠 估年賺百億
- Nov 01 Tue 2011 09:27
弱勢失業者 這裡有頭路
為協助弱勢求職者就業,高雄市政府透過跨局處合作,向勞委會爭取425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短期工作機會,預定12月初上工,工作期間為6個月。勞工局提醒符合弱勢族群資格的失業民眾,請儘速到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各就服站辦理求職登記。
勞工局表示,若求職朋友符合弱勢族群身分資格,包括「獨力負擔家計者、中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原住民、長期失業者、更生受保護人、家暴及性侵害被害人、因家庭因素退出勞動市場二年以上重返職場之婦女、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且目前為失業狀態,可親自到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各就業服務站辦理求職登記。
- Nov 01 Tue 2011 09:22
聯合壟斷 南韓重罰友達、奇美
時報【諶悠文、劉宗志╱綜合報導】
南韓反托辣斯監管機構「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卅日宣布,已對壟斷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價格的台灣和南韓十家面板大廠開罰,罰鍰總額高達一千九百四十億韓元(約新台幣五十二.五億元)。其中台灣的友達被罰新台幣七.七億,奇美電子罰台幣四千兩百萬元,瀚宇彩晶及中華映管也分別被罰台幣二千多萬元和七百多萬元。
- Nov 01 Tue 2011 09:16
宋桃園造勢 搭檔林瑞雄終現身
〔自由時報記者羅正明、李欣芳、陳璟民、李宇欣、顏若瑾/綜合報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參選副手林瑞雄,神隱四十天後現身,兩人昨連袂到桃園縣造勢。宋質疑馬總統「政見跳票、黃牛四年、還談什麼黃金十年」。他並說:「政黨不是幫派,是有責任的,如果做再爛也要投他就沒有是非了,那只要有塊招牌就好了。」
宋強調,他不靠政黨招牌造勢,而是要顧好人民的肚子,民生問題最大,不必打高空,含淚、含恨去投票,那是幫派哲學,人民應該用選票來當家作主。
- Nov 01 Tue 2011 09:10
歹戲拖棚?蘇嘉全農舍還在審
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蘇嘉全,公開宣佈捐農舍給長治鄉公所之後,鄉公所表示,農舍捐贈的相關資料遲遲沒有送來,所以不敢收!但我們持續追蹤,蘇嘉全律師在昨天星期日,悄悄的把資料送到鄉公所了,沒想到公所又說還得經過審核才行,有民眾就質疑,這根本就是蘇嘉全的拖延戰術。
敞開辦公室大門,長治鄉鄉長許玉秀,一改先前的不友善,態度180度大轉變,因為蘇嘉全捐的農舍,相關資料在經過一個星期之後,終於一路從台北送到了長治鄉公所,先前說沒資料不敢收,現在所有的相關資料來了,應該可以欣然接受蘇嘉全的農舍了吧。
- Oct 31 Mon 2011 12:01
〈一週國際股市〉歐股連五週走強 亞股漲幅大
〔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上週全球主要股市走強,主要因為歐盟高峰會敲定最新解決歐債危機方案,美國最新經濟成長數據勁揚2.5%,歐股連五週走強、亞股創2009年來最大週漲幅。
美股道瓊上週共漲3.6%,收在12231點,史坦普500上漲3.8%,收在1285點,德國、法國大漲6%,亞洲的香港上漲11%。
- Oct 31 Mon 2011 11:56
三度輸光積蓄 上班族一年內10萬翻千萬
在權證圈中,有個鼎鼎大名的散戶,所有券商的權證交易員,沒有人不認識這位「權證小哥」。
今年38歲,曾經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小哥領著吃不飽、餓不死、買不到房的薪水,他想靠投資致富,於是退伍後就開始學投資,從股票到期貨,投資什麼賠什麼,9年內3度輸光積蓄,連老婆的私房錢都賠光。
- Oct 31 Mon 2011 11:51
國內汽柴油 本週不調整
國際油價高檔不墜,台灣中油宣布本週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予調整,各式汽、柴油零售價格維持92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8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9.2元。台塑石化稍晚宣布,調幅相同。
中油指出,因歐盟對歐債處理達成多項決議及美國經濟溫和成長等因素,上週國際原油價格小幅上漲,調價指標週均價為每桶108.56美元,較前週107.97美元上漲0.59美元,匯率則升值0.131元,依公式計算漲幅為0.09%,因此本週汽、柴油價格均不調整。 (記者高嘉和)
- Oct 31 Mon 2011 11:46
智慧型手機低價戰 山雨欲來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蘋果Apple、宏達電HTC相繼推出智慧型手機4個多年頭,價格依然不親民,使得智慧型手機占整體手機市場市占率還不到三成。但隨著國際大廠高通(Qualcomm)跨入低價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山寨機晶片大廠的聯發科也搶進,宏達電已頻頻釋出明年將推出200美元以下入門智慧型手機,蘋果更是傳言不斷,智慧型手機的低價戰,明年絕對是戰雲密布。
- Oct 31 Mon 2011 11:41
為裁員同業緩頰 郭台銘:放些人給我 不好嗎
時報【康文柔╱台中報導】
科技業裁員與無薪假措施引起軒然大波。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日表達想跟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見面,建議找出工業發展方向,培育企業所需的人才,得到兩全其美結果。郭台銘並直言,每個公司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刻,外界實在不必太過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