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房書勤、陳心雅/新竹報導
九月十六日新竹市成功標下世博台灣館,獲得主辦單位外貿協會看好未來台灣館在新竹市擴散商機達造價八至十倍的展望,市長許明財二十八日赴市議會本屆第四次臨時會進行世博台灣館產創園區專案報告,強調新竹市被沈重負債拖累寸步難行,奪得台灣館案有如全新發展的契機,市府勢必秉持只許成功不準失敗的態度,嚴謹細膩投入後續籌備、營運規劃事宜,實現擴散效益的預期,為城市願景躍升擔綱台灣之窗,讓國內外遊客到新竹市就能全覽台灣之美。
許市長感謝市議會議員就世博台灣館預訂重建於台肥科商園區捐供公設4.93公頃等的各項見解與指教,督促市府在此案以沒有退路的決心,積極推動,他舉出已囑託市府秘書長專責擔任推動專案小組的執行長,全心全力後續籌備工作,小組另由各業務單位派專人共同組成,以絕對嚴謹的態度,細膩推演各種趨勢優劣,致力最大效益的發揮,包括如議員們一致力主未來委託營運招商時,承攬的業者一定是高度專業,頂尖好手,不致在實際營運階段出現無以為繼的困窘。
許市長在專案報告中說明新竹市具備三十年科學園區科技城的雄厚基礎,社會經濟強度居全國一、二名,台灣館座落位址於台肥科商園區旁,交通便利,公道五銜接中山高,向西跨越陸橋接台一線,台鐵內灣線連絡高鐵站,除了規劃興建的千甲站外,另再計畫爭取設距台灣館僅400公尺的車站,方便旅運交通。而台肥科商園區由台肥自辦市地重劃將設商務辦公大樓、商務觀光館店,捐給市府4.93公頃內有世博台灣館、國際會議中心以及現存舊式倉庫改設文創館等。
許市長分析重新開發國際觀光亮點需資上百億元,台灣館經世博的行銷與國際媒體的好評,建置於新竹市勢發揮加乘效益,以台灣民眾僅7%曾赴上海參觀台灣館的比例,未來國內遊客指名遊覽新竹市的機率勢爆增,帶動週邊產業發展,以及外資、陸資的青睞。
他以台灣館招攬國內外遊客進場參觀的商業效益,可達137億元之譜,其中還增進6800個就業機會,每年營業稅約3.4億元,然而在此案的最終目標方針,在締造結合科技產品應用的文創產業於新竹市發跡,塑造國際級的地景、地標文化代表,因此台灣館在功能上是進入台灣的窗口,在定位上是科技文化城躍升國際全新面貌啟動器。
許市長重申爭取台灣館落腳新竹市,是新竹市觀光發展躍升國際的關鍵契機,在市庫沈重壓力下,採自償性特種基金執行,不牽涉公務預算,不排擠包括社福等各類業務執行,以只許成功不準失敗的雄心壯志,循序推動後續作業,他期許市府同仁堅定信念,迎接明年底落成啟用的到來。
11b1